如何进行CMMI中各类目标的设定?
在CMMI实施过程中,目标的定义是实施的关键点,正确制定目标能够使过程改进朝着既定的方向有序开展,最终能够获得改进的成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执行者也会有一些困惑,例如:对模型中的各种目标理解不清楚;对各类目标的设定不清楚;对各类目标的作用不清楚。
CMMI模型中常见的目标包括:商业目标、过程改进目标、度量目标、性能目标。今天笔者就各种目标的区分以及如何设定来进行一些说明。
01商业目标
商业目标一般是依据组织的商业战略确定的目标,并与之保持一致,是公司高层站在业务层面为企业设置的未来及近期的目标,商业目标是支撑企业成功经营的重要方向性指标。那么企业该如何制定商业目标?
-
应该围绕公司的持续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制定:商业目标可以包括盈利的目标,简单理解就是投资回报率ROI,盈利是企业的根本,准确的盈利目标能提升企业营收;商业目标还可以包括服务目标,客户对于服务的满意度显得至关重要,它能有效提升客户的合作期望;商业目标还可以包括企业发展目标,例如:企业规模、人员等;商业目标制定的最高级是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相结合,成就自我,贡献社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
需要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商业目标从公司层面拆解到部门、再拆解到个人,只有这样组织内部全员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发力,形成属于自己公司的业务目标实现路径图,就像部队的核心,众将齐心,才能百战不殆。
-
自下而上实时汇报:所有的汇报需要及时并且是自下而上的。管理者对阶段性的成果和风险必须实时知晓,需要每周花一些时间跟进目标进展,基于下属汇报的数据呈现和分析结果,进行客观判断,及时调整策略和应对措施,稳扎稳打每一步。
-
目标及进度全员共享:最大化地进行资源整合,将整体目标和上下级的目标进行共享,减少信息缺失或盲区问题,合力打造更好的执行力和向心力,一致行动再到全员分享,激发每个人自我驱动力。
-
目标必须紧扣行动:目标务必紧扣行动,因为有具体行动的目标才是可落地的,同时还需要制定行动的优先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更能产出结果的事情上,抓大放小,切忌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企业才能发展得更长远。
02过程改进目标
过程改进目标,顾名思义:这个目标为一次或持续“过程改进”服务的,强调的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它与战略目标/商业目标/性能目标等不一样。例如,过程改进目标可以定义为:通过过程改进,将系统测试过程的缺陷检出效率从A提升到B。这样的设定往往基于一些已经明确了的过程改进需求,我们的系统测试的缺陷检出效率要达到状态B,才能更好地支持业务需求。另外,除了改善过程性能外,过程改进目标还可能与其他诉求有关,例如:通过过程改进,提高过程的规范程度,或者提高过程体系架构的完整性等。我们可以理解为,过程改进目标是主要服务于过程改进的。与之相应的,“过程改进目标”也主要出现在PCM(过程管理)这一实践域当中,而不是其他三个目标(商业目标、性能目标、度量目标)所在的MPM实践域中。
业目标和性能目标,与组织、一个过程或过程体系相关,而且后者向上支持前者的实现——这点也是MPM实践域中非常强调的内容。而过程改进目标与商业目标/性能目标是相关的。例如,一个过程的过程改进目标,往往就是为了让这个过程的性能达至一个新的水平(也就是新的性能目标),从而支持新的业务目标乃至战略的实现。
改进目标如何定义?在过程管理 (PCM)实践域中,要求所有的改进都要围绕着商业目标和性能目标进行,即以商业目标和性能目标驱动过程改进。这样改进才不会浪费时间,不会做无用功。同时改进目标也要求尽可能定量化,目标可量化是管理的关键因素,能用数据说话的尽可能用数据说话,这会使得过程管理更有效。在PCM实践域中,同时提出了影响过程目标实现的关键过程,对此需要加以识别并优先处理,这就类似管理学中的2-8原则,抓主要矛盾,抓关键影响点。
过程改进的需求通常来源于我们希望某一过程能通过改进将其性能提升到一定的水平,足以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我们因此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引导我们找到改进的需求以及具体的目标。例如:我们发现影响交付的主要原因就是进入到系统测试阶段的产品质量,系统测试入口的产品质量过低,往往造成系统测试阶段的反复,质量成本和交付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把改进需求定义为改善系统测试入口的产品质量,进一步的可能涉及提高开发自测的效率。至于说,这个改进目标定为多少(也就是改善的幅度),那就要看我们对产品按时交付能力这一过程性能的目标的期望是多少了。
03度量目标
与其他目标有点不同,度量目标是服务于度量定义过程的。度量定义过程强调根据信息需要(Information Needs),思考如何设计一个度量满足这样的信息需求,并基于此设计,细化出度量的操作性定义(Operation Definition)。度量目标是进行度量操作性定义的前提,定义一个度量指标前,需要先明确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有点类似要给出某一度量的“设计目标”。例如:如果业务目标是关于按时交付,那么我们就要设计一个过程性能度量指标来支持这个业务目标的实现,譬如设计一个度量指标,能够衡量实际进度与计划之间的差距,这就是“度量目标”。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并构建出一个可操作的度量指标叫“进度偏差”,并根据实际业务要求,设定其数值,例如不应超过10%,从而成为一个“性能目标”。在这点上与其他的诸如:商业目标,过程改进目标等不一样。
04性能目标
性能目标这个概念是CMMI2.0着重强调的,顾名思义,性能目标围绕过程的性能而设定。过程性能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成本、效率、质量等属性,只不过这时它们与一个特定的过程相关,换言之,执行一个过程(集)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花费多少时间完成、产出物的质量如何等等。我们往往从这些维度去衡量一个过程是否足够好,以支撑业务层面的要求。性能目标,就是在这些纬度上为过程设定的目标。
设定过程性能目标,是过程及过程性能管理的需要,我们总是需要让流程在我们可以接受的成本范围内运行。所以,在CMMI看来,性能目标从一开始就需要,跟成熟度无关。只不过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我们设定的过程性能目标变得更加恰当,更加合理,更有驱动力而已。
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无依据的为某一个过程设定其性能目标。我们通常从业务目标出发,找到支持这个业务目标的过程,然后从业务目标的需要,设定过程性能目标。这个过程往往是难点。因为一开始我们并不确切的知道哪些过程与此业务目标相关,只能凭经验,后果就是选择的过程和设定的性能目标不一定相关,从而不一定能有效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另外,就算知道哪个过程与业务目标相关,我们也不确定其性能目标应该设多少。这些难点随着组织的成熟度提高,通过量化管理的方法可以解决,例如通过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关键过程的识别、以及通过建立和应用过程性能基线和过程性能模型,设定合理的过程性能目标。
性能目标通常是定量描述的。高成熟度实践中的过程性能目标,有专门的术语,即“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其设定需要运用统计量化管理的技术,是对某一过程的历史执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充分了解现有过程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并确保合理的目标范围。
业务目标以结果为导向,性能目标以过程目标为导向。正确地制定性能目标可以真正的将业务和流程有效地关联起来,让我们可以真正聚焦在过程性能的提升,但同时保证我们在过程性能上的改善,最后能够有效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
上面对CMMI模型中提到的四种目标分别做了解释,也介绍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商业目标、性能目标还是改进目标的制定,都应该遵循SMART的原则,即目标制定要具体、可度量、可达、相关以及有时限,这应该是设定目标的业界最佳实践。
作者:潘建娟,CMMI主任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