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与观点 | AI不是灵丹妙药:如何有效管理AI炒作风险?

人工智能(AI)因其在多个行业的变革潜力而被誉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提供了提高效率、创新和重塑业务运营的价值主张。然而,围绕AI的炒作也带来了风险,特别是当AI创造的期望与现实不符时更是如此。夸大的声明和承诺与绩效之间的脱节可能会导致企业投资昂贵。

m8nziy57ks1-(1).jpeg

随着企业将AI融入商业模式,这些企业面临着区分“真正的”创新和“营销”炒作的挑战。这种困境被称为“明星综合症(SOS)”,是一种认知偏见,技术专业人士和领导者被全新的、引人注目的技术吸引。

SOS的特点是冲动地追求创新,而不彻底评估其对与在进行的项目的相关性或实用性。这可能会分散人们对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的注意力,导致团队追逐可能提供的最小价值但采用成本很高这一最新趋势。

那么,SOS会让AI炒作成为企业的实际风险吗?此外,组织如何防范这些“明星”的吸引力,并确保专注于实施能够提供实实在在、价值驱动结果的AI技术?

理解AI炒作周期

AI炒作周期被描述为媒体驱动的过高期望、AI供应商的激进营销以及对AI能力的普遍误解。这可能会导致战略失误和资源分配不当。在一次采访中,Linux先驱Linus Torvalds对AI表达了复杂的感情。在认识到AI改变世界的潜力的同时,他被围绕它的无情炒作所吓倒。“我认为AI真的很有趣……同时,我非常讨厌炒作周期,以至于我真的不想涉足其中。”Torvalds解释道,他表示他目前的策略是在AI稳定之前忽略它。他批评了这个行业,指出:“目前是90%的营销和10%的现实。”

Linus Torvalds对AI行业的批评揭示了技术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明星综合症及其触发因素,例如:

  • 强大的创新压力促使开发团队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探索新兴技术。虽然这种热情可能会导致突破性的发展,但缺乏纪律往往会导致努力不集中、进展有限或与业务战略脱节。

  • 创新技术往往被夸大为灵丹妙药,导致组织在不彻底了解其实际用途或如何将其集成到现有系统的情况下采用它们。

  • 担心错过机会是领导团队普遍现象,这使得他们由于担心落后于竞争对手而采用创新技术。这种心态可能会导致匆忙做出决定以跟上同行的步伐,而往往没有彻底评估该技术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这些因素共同挑战着企业在创新与战略重点和长期价值创造之间取得平衡。

AI炒作与风险

虽然AI为创新和效率提供了机会,但它引发的兴奋可能会导致不切实际的期望。存在几个风险来源:

  • 没有投资回报——企业可能会在AI项目上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而没有明确的投资回报。

  • 被忽视的基础设施——在急于部署AI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忽视建立适当的数据基础设施等关键步骤,导致系统性能不可靠和采用率低。

  • 员工挫败感——如果员工认为他们在AI项目上的努力与业务需求无关,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进展,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脱节。

为了降低任何潜在风险,有必要采取一种平衡的AI集成方法,优先考虑战略一致性和运营准备。

有效管理AI炒作的策略

AI不是灵丹妙药;它是软件产品中的一个功能。AI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改进流程,使其更快、更准确,并能够应对真正的组织挑战。组织可以利用六种策略管理AI炒作并确保适当的技术采用:

  1. 执行需求评估——企业需要确定其计划解决的具体业务挑战。例如,一家物流公司可能会探索使用AI优化路线,但发现更简单的软件解决方案就能更有效、更经济地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2. 投资于AI素养——企业层面对AI的理解很重要;研讨会可以教育从高管到员工的每个人,帮助他们了解其现实的能力和局限性。

  3. 采取分阶段的方法——AI的逐步整合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风险。例如,一个跨国组织可能会从一个部门或地区的AI驱动分析开始,评估其影响,并根据这些见解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实施。

  4. 加强治理和监督——建立监督AI技术的治理框架。例如,明确的决策过程可以使项目方向清晰连贯,防止未经授权的行为,并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5. 与专家合作——与AI专家和伦理学家合作可以帮助指导复杂的实施挑战。例如,金融机构可能会从咨询AI伦理专家中受益,从而确保其AI驱动的信用评分系统是公正的,并符合数据隐私法律。

通过专注于这些策略,企业可以用有纪律的方法驾驭AI炒作,选择满足业务需求的技术,并通过公开对话、协作和持续教育提供价值。

平衡AI炒作和现实世界的应用

随着组织继续探索AI能力,重要的是要意识到AI的炒作和SOS的吸引力。AI作为解决商业挑战的灵丹妙药的承诺可能会导致仓促的决策、资源分配不当,以及当结果低于预期时的失望。为了降低风险,组织必须采用有条不紊的方法实施AI。这包括彻底评估特定业务需求的技术适用性,投资AI素养,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以及进行战略监督,以确保AI举措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通过这些做法,企业可以利用AI的潜力提高运营效率和创新,同时避免未经证实的技术带来的昂贵干扰。管理AI炒作不是为了抑制热情,而是从战略上引导它走向变革性的、价值驱动的结果。

作者:MARY CARMICHAEL, CRISC, CISA, CPA, CMA, COSO ERM, 是一名企业风险管理顾问,在ISACA任职期间,玛丽是全球CRISC认证委员会和新兴趋势工作组的成员,也是加拿大温哥华分会的副主席。

翻译:杨皓然(AdySec),CISSP,CISM,CISA,CDPSE,CRISC,CGEIT,PMP,CCSK,CZTP,CDSP,CCSSP,RHCA,CCNP,ISO27001 Auditor,ISACA微信公众号特邀通讯员,ISACA中国特邀专家,CSA大中华区专家,ISC2北京分会会员,致力于云安全、零信任、数据安全、安全运营等方向

校对:姚凯(Kevin Yao),CISA,CISM,CRISC,CGEIT,CDPSE,ISACA中国特邀专家,拥有二十余年IT从业经验,近年来关注IT安全,隐私保护和数字化。